绿色发展   共创未来
Green Development    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
11月14日-18日   中国 · 哈尔滨
November 14 to 18 ,2023   China,Harbin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Press center

展 会 通 告
资 讯 快 车
绿 博 会 动 态
联系方式
黑龙江省国际博览发展促进中心
地 址: 中国哈尔滨南岗区美顺街35号
电 话: +86-451-82340100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东北农大十年科研成果助力绿色农业 秸秆纤维基地膜承载多项技术集成

HLJLBH.ORG.CN    时间:2017-05-29   信息来源:黑龙江日报      

  在秸秆纤维基地膜应用中,经过加装的水稻插秧机可实现覆膜插秧一次完成。图为插秧现场。李健 摄

   开春以来,哈尔滨的女企业家王宏火了。在应接不暇的电话和来访者中,有种地的农民,有来谈合作办厂的企业,也有要推广这一好项目的政府领导,大家盯着的就是她手中正在生产的秸秆纤维基地膜。这项由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历经10年取得的科研成果,一年前完成了从实验室到工厂化产品的转化,特别是经过去年大面积生产检验,用户口口相传使今春出现地膜一“纸”难求的热卖场面。

  近日,在位于五常市牛家工业园区的黑龙江省秸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车间内,记者见到了正在指挥生产的公司董事长王宏。在两台高速运转的卷膜机前记者看到,这种秸秆纤维基地膜看上去跟牛皮纸差不多。细一了解,在这种以水稻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地膜上,承载的科技含量和技术集成让人眼前一亮。该公司董事长王宏介绍,这项科研成果是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院长陈海涛教授团队十年潜心研究的结晶,是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秸秆制备农用地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黑龙江省攻关计划重点项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等的支持下取得的,包括系列秸秆原料加工和秸秆纤维基地膜制造工艺技术及配套关键设备技术两部分。

  据陈海涛教授介绍,他留学归国后,在生产实践调研过程中发现农作物秸秆要么被焚烧危及安全造成季节性雾霾,要么被丢弃污染环境。2006年,他开始探索利用廉价而丰富的秸秆资源作为原料制造地膜。十年间,他和他的团队利用玉米、水稻、大豆、番茄、棉花等作物秸秆以及沼渣为原料,相继攻克了秸秆制造地膜产业链系列关键技术,研发出了系列水旱田秸秆纤维基地膜及配套机器系统,取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这项科研成果转化的着力点首选机械化水稻有机栽培,为水稻有机栽培生产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陈海涛说,仅从价格看,秸秆纤维基地膜比传统塑料地膜贵一点,但塑料地膜不降解,需要后期收膜,人工成本高。从发展有机农业保证食物安全角度看,这种地膜可完全降解精细还田培肥地力,并且节省了起膜成本。

  “去年,第一批秸秆纤维基地膜生产出来后,分别在庆安、依兰、延寿、五常、宝清等地,共计2000多亩水稻田里进行试验示范。效果非常明显:生育期内杂草量仅为裸地栽培的2%~ 8%,是传统塑料地膜的9%~15%。保墒性能与塑料地膜相当,较裸地提高土壤含水率33.5%~100%。”王宏说。这种地膜不仅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而且60天左右就可以完全降解,不产生任何有害物质,直接培肥地力。而且大大降低有机水稻生产的费用。以目前种植有机水稻技术为例,在整个水稻生长过程中得先后进行三次人工除草,一亩地的费用总共900多元,这笔钱通过秸秆纤维基地膜抑草效应基本可以节省。水稻田旁正在指挥插秧的五常市二河乡新庄村党支部书记刘清泉对记者说:“去年我们试用了秸秆纤维地膜,抑草效果非常好,每亩900多元的人工除草费用也省了。今年我们合作社有500亩有机水稻都选这个地膜。”

  2016年初,东北农业大学代表陈海涛团队以技术入股,成立黑龙江省秸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来,在五常我们的目标是达到40万吨的产量,可以消耗掉五常境内可回收的80%的水稻秸秆。下一步,还要利用下脚料制造育秧盘、育秧钵以及基底料等,真正把秸秆吃干榨净。开春到现在,已卖出1000吨产品,供不应求,最远的卖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随着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秸秆纤维地膜的需求量将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我们企业一期产量最终瞄准10万吨。”王宏说。

更多内容! 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黑龙江省博览发展促进中心微新闻”微信订阅号
 
   
Copyright © 2023hljlb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